它的原型真实存在
好看Daily
《海绵宝宝》作为一部经典的美国动画片,1999年首播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丰富的角色设定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接下来,带大家走进《海绵宝宝》的世界,揭秘其中几个主要角色在现实中的生物原型。
1.海绵宝宝
海绵宝宝,这位方块形的黄色海绵,是动画片中的绝对主角。你可能以为它只是艺术家笔下的虚构形象,但实际上,海绵宝宝的原型是真实存在于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海绵。海绵动物并非单一物种,而是一类多孔滤食性生物体的统称,它们没有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却能够借助水流的力量进行滤食。海绵宝宝的形象正是基于这种生物的柔软强韧、可变形以及多孔的特性进行创作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人工海绵,正是受到海绵生物结构的启发而发明的。
2.派大星
派大星,这位《海绵宝宝》中的经典角色,其原型是粒皮瘤海星,一种隶属于棘皮动物门海星纲的海洋生物,属于瘤海星科粒皮海星属。粒皮瘤海星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红海等热带海域,其身体通常呈现肉红色,中部可能点缀着褐色的小丘疹,体表微微隆起,覆盖着细密的皮鳃,展现出独特的外貌特征。它的腕部短而粗,末端有四分之一未被皮鳃包裹,呈现出圆润的顶端。在生活习性上,粒皮瘤海星是典型的杂食性动物,以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和珊瑚为食,同时也会摄取腐烂的有机物、动物尸体以及海藻和小型节肢动物,通过其管足的触觉和嗅觉功能,在海底寻觅着各式各样的猎物。
3.蟹老板
蟹老板,这位《海绵宝宝》中的经典角色,其原型是巨角沙蟹,也被称为红色幽灵蟹,属于沙蟹科的一员,主要栖息于印度洋地区的温暖海滨沙滩上,擅长在沙中挖掘洞穴作为居所。巨角沙蟹拥有鲜明的外貌特征,其身体呈现出鲜红色,配以细长且突出的白色大眼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不论雌雄,它们都具有一对明显不对称的双螯。生活习性上,巨角沙蟹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白天它们会隐匿于沙滩的洞穴之中,以避免高温和捕食者的侵扰;而当夜幕降临,它们便会外出活动并觅食,食性广泛,从腐烂的植物、动物尸体到小型甲壳类和其他海洋生物,都是它们的食物来源。
4.痞老板
这位《海绵宝宝》中的反派角色,其原型是剑水蚤,一种属于甲壳纲、桡足亚纲、剑水蚤科的浮游生物,也被称作青蹦或三脚虫,几乎在全球各地的淡水湖泊和河流中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剑水蚤身体细小,通常长度在1至3毫米之间,体形呈圆锥形,背面微微隆起,腹面则相对平坦,体节清晰可见。其头胸部呈卵圆形,占据了身体的大部分且较为宽阔,而腹部则细长且没有附肢。在视觉方面,剑水蚤没有复眼,仅具备中眼,并长有两对触角。
《海绵宝宝》给无数人带来了欢乐,但欢乐的背后是对海洋保护的呼吁。比基尼海滩这个虚构的地方,与现实世界中的马绍尔群岛上的比基尼环岛有着相似之处。历史上,这里曾是马绍尔群岛居民的家园,但20世纪中期这里进行了多次核试验,造成了严重的核污染和生态破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