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鲨鱼的“第六感”
好看Daily
在浩瀚的海洋中,鲨鱼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以其强大的捕猎能力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而闻名。除了我们熟知的五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外,鲨鱼还拥有一种令人惊叹的“第六感”:电感能力。这种能力使鲨鱼能够感知到周围环境中微弱的电场变化,从而精准地捕捉猎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鲨鱼“第六感”的神秘面纱。
鲨鱼作为名副其实的海洋霸主,虽然很多人并没有亲眼见过鲨鱼,但是通过影视作品以及“江湖上的传说”,鲨鱼在大多数人印象里都是一个凶残的存在,甚至还传出“鲨鱼能闻到几公里外的血”的夸张言论,不过鲨鱼虽然闻不到几公里外的血腥味,但是能感知到2500万分之一到100亿分之一浓度的血液,顶多相当于在一个游泳池里闻到一滴血。
这是因为鲨鱼用鳃呼吸,鼻子只用来闻味儿,而且很灵敏。1米长的小鲨鱼,鼻腔内表面积就有5000平方厘米左右,分布着大量嗅觉细胞,大脑中负责嗅觉的嗅叶也很发达。而且鲨鱼还有一种强大的皮肤感觉器,叫洛伦式瓮,又译为罗伦氏壶腹,是鲨鱼“第六感”的来源。它主要分布于吻部,从体表看是许多小孔,每个小孔都连通着皮下的小管。小管内部充满晶状胶质,并与神经相连。
早在1678年,意大利科学家劳伦兹尼就发现了鲨鱼头部前端有斑点般的体孔。这些体孔集中在鲨鱼嘴巴四周,每个体孔都是一条透明管子的开口,管子里面充满晶状胶质。尽管劳伦兹尼当时未能确定这些体孔的具体功能,但他坚信它们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功用,后来被证明实际上是鲨鱼的电感器官,被称为“劳伦氏壶腹”。。
鲨鱼的电感能力主要依赖于其头部的电感受器细胞网状结构。这些细胞对微弱的电场变化极为敏感,能够捕捉到周围环境中生物释放的生物电信号。例如,躲藏在海底沙子下面的生物在活动时会产生微弱的电场,鲨鱼通过感知这些电场信号,就能准确判断猎物的位置和动向,然后迅速发动攻击。
在能见度低的大洋深处,鲨鱼的视、嗅、味、触与听觉等感觉器官可能会失灵。这时,电感能力就成了它们捕猎的关键武器。就像一台精准的“探测器”,鲨鱼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躲在黑暗中或埋在沙子里的猎物。
参考资料:(1)它们有 “第六感” ?关于鲨鱼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中国水产》杂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