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的成名史

好看
在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总有那么几个熠熠生辉的动画形象,陪伴我们度过无数欢乐时光。而哪吒,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存在之一。对于 “70后”“80后” 来说,哪吒是那个顶天立地、三头六臂,勇敢无畏地对抗强权的少年英雄;“90后”“00后” 的童年,被《哪吒传奇》中红肚兜、冲天辫的可爱小哪吒填满,那句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 的旋律,至今仍在脑海中回荡 ;到了 “10后”,“魔童” 哪吒以其独特的 “黑眼圈、鲨鱼齿、烟熏妆” 形象,高喊着 “我命由我不由天”,闯入他们的世界,成为新的偶像。
不同年代的哪吒动画,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童年回忆的大门。每一个版本的哪吒,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文化印记和审美风格,也凝聚着创作者们的无限心血与创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趟奇妙的动画之旅,深入盘点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哪吒动画片,重温那些热血与感动交织的瞬间。
1961年,《大闹天宫》中的哪吒形象,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一次经典尝试。它以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为灵感源泉,将年画娃娃的可爱与神话人物的威严巧妙融合,为后来的哪吒形象塑造奠定了基础。
1979年上映的《哪吒闹海》,真正让哪吒成为了动画银幕上的主角,开启了属于他的传奇篇章。这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长片,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也是中国动画 “中国学派” 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动画的旗帜性作品。
2003年,一部名为《哪吒传奇》的长篇动画横空出世,它以其精彩绝伦的剧情、生动鲜活的角色和丰富深刻的内涵,迅速征服了广大观众的心,成为了许多人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哪吒为主角的长篇动画,共52集,每一集都充满了惊喜与感动。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其颠覆性的创新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动画史上的又一部经典之作。影片中的哪吒,不再是那个传统意义上的乖巧听话的小英雄,而是一个有着 “烟熏妆、鲨鱼齿、黑眼圈” 的魔童,他性格叛逆,玩世不恭,说话带着浓浓的川味口音,走路一摇一摆,活脱脱一个 “小痞子” 形象 。这样的形象设计,打破了人们对哪吒的传统认知,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但在这个看似顽劣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渴望被认可、渴望友情和亲情的柔软内心。
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集,《哪吒之魔童闹海》自筹备之初就备受关注,承载着无数观众的期待。影片对经典桥段 “剔骨削肉” 进行了颠覆性演绎:哪吒并非因与父母决裂而自残,而是通过 “穿心咒” 撕裂肉身、重组新生,以此摆脱心魔并拯救苍生。这一过程中,他的身体被分割为600余枚碎片,视觉上兼具痛感与动画美感。
回顾这些不同版本的哪吒动画片,你心中是否也涌起了许多回忆?你最喜欢哪个版本的哪吒呢?是勇敢无畏的《哪吒闹海》版,还是活泼可爱的《哪吒传奇》版?又或是个性十足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版呢? 文章来源:好看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每日一花:雄黄兰
629
7872 已阅读
“青春的回忆”
7070
9386 已阅读
节目天然的“笑料包”
147
65989 已阅读
每日一花:风信子
2030
22323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