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类人坐飞机要注意

好看
坐飞机出行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长途旅行、出差,还是回家探亲,飞机都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乘坐飞机。
最近一位 61 岁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在飞机上猝死冲上热搜,原因正在调查中。高空飞行环境特殊,机舱内气压降低、空气湿度低、氧气含量减少,都有可能造成额外的风险。如何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那么,哪些健康问题不宜乘坐飞机?
近期手术或严重创伤:飞行可能加重病情! 如果最近刚做过手术或遭遇了严重的创伤,飞机旅行可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类担忧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虽然现代飞机内部的空气是加压的,飞行时内部气压相当于海拔 1500 - 2500 米的高度,比万米高空好不少,但和地面相比还是低压环境。这种低压可能会导致伤口内部或者手术部位的气体膨胀,或者植入的物体移位。(2)机舱气压降低会降低氧分压(道尔顿定律),因此会加剧低氧血症,对于心肺手术的患者来说,是个挑战。(3)由于机舱相对湿度低,脱水会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经历过手术或者创伤的人应该延后飞机出行计划,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的限制的时间不同,这需要和你的手术医师进行商议。
严重心肺疾病:特殊环境可能带来风险。 对于患有心肺疾病的乘客来说,飞行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健康风险,不同心肺疾病患者需要了解不同的应对措施。由于机舱内低氧环境,冠心病患者可能面临心绞痛或心肌缺血的风险。病情未控制者应避免飞行,近期心肌梗死患者应延后至少 2 周,直到病情稳定。飞行中,避免剧烈活动,选择靠过道座位,并携带必要药物,如短效硝酸甘油。长途航班前,建议与医生确认是否需要额外检查,特别是近期有心肌梗死史的患者。
神经系统疾病:尚无明确医学共识。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的建议是中风后至少等待 2 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后至少等待 2 天;癫痫发作后,请至少等待 24 小时后再飞行并携带急救药物。但近期研究发现,无并发症且恢复良好的非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如果进入康复阶段并且经过评估没有再发中风的短期风险可以进行飞行。目前在这方面还缺少权威的医学共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超过 4 小时的长时间飞行,旅途中不自然的颈部姿势以及颠簸,可能会增加患有颈动脉疾病的患者中风的风险。
传染病:可能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 传染病患者在飞行过程中也可能带来危害。如果你正在经历像流感、麻疹、结核等传染病,飞行过程中密闭的机舱环境使得病菌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给其他乘客。这不仅增加了他人感染的风险,也可能让患者的病情恶化。在这类情况下,患者应等待疾病的急性期过去,确保病情稳定后再考虑出行。
大家在飞行前,可以详细阅读航空公司的旅客乘机健康指南。对于任何尚未稳定的疾病都应该考虑延后飞行计划,出行前应该咨询医生以及航空公司,避免给自身造成不便,甚至危险。合理评估健康状况,科学决策出行方式,才能确保旅途顺利、平安到达目的地。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蝴蝶最佳观赏点
6791
75741 已阅读
每日一花:萱草
6153
64233 已阅读
哪吒2票房超50亿
8144
58711 已阅读
每日一花:白穗花
8488
40981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