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饕餮纹

好看Daily
一、“饕餮纹”和“兽面纹”的异同 首先采用“饕餮纹”这个名称的是宋代的《宣和博古图》;饕餮最大的特点是它把自己也吃掉了,所以有首无身,但青铜器上被称为“饕餮纹”的,有的也有首有身,所以,将饕餮纹称为“兽面纹”更为贴切;兽面纹”综合了多个现实动物的特征,如羊(牛)角(尊贵)、牛耳(善辩)、蛇身(神秘)、鹰爪(勇武)、鸟羽(善飞)。
二、“饕餮纹”的主要特征 餐餐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最大的特征是凝视的大眼睛和咧开的大嘴,并有獠牙或锯齿形牙、立耳或大犄角以及一对锋利的爪子。 饕餮纹创作的三个“套路”:A、把主体的动物分割成相等的两半,然后拼成一个平面,再将同一个动物的身体各部分不断的重复;B、或者是将甲动物的一部分和与乙动物的另一部分搭配在一起;C、再或者,是把身体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夸张,忽略其他部分。
三、“饕餮纹”的主要区别 饕餮纹的最大共性是“对称”,主要是两种方法:一种是自我对称,即以鼻梁为中心的对称,另一种形式,是左右各一只夔龙形成的左右对称;除特殊形态外,兽面纹一般比较相似,最大的不同是头上的角。比如,象头上有曲折形的角,龙头上有螺旋形的角,或者这种角的形状本身就是小的龙或蛇。
四、“饕餮纹”的时代变化 《图说中国图腾》一书中总结了饕餮龙纹的时代变化图谱,从中可以看出饕餮纹演变主要的三个方向: (1)形象从抽象到具体,从线性到塑形; (2)纹样雕刻技法从阴刻到浮雕; (3)春秋以后,饕餮纹进入更多生活场景,面目不再狞厉;
饕餮纹最早现身于距今约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之上。它是古人巧妙融合多种动物的显著特征,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塑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图案化兽面纹。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迪士尼狗狗集结令
2165
48332 已阅读
意外造就的歌手人生
134
63585 已阅读
小众的网球知识
1798
84043 已阅读
跟刘亦菲一起去旅行
8662
12199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