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代笔,惊世剔红!
好看Daily
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起,华夏先民们就已经在石头上刻下印记,中国雕塑艺术历史悠久,大到石窟、佛像,小到木、叶、骨、陶瓷、金属,琳琅满目的品类中,有一抹庄重的朱红色,惊艳了时光与岁月。
雕漆,又称剔红,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一起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再加上宫毯、京绣、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则合称“燕京八绝”。
雕漆始于漆器,是以大漆为原料,在胎体上一层层涂堆到适当厚度再进行加工雕刻的技法,需要经过画图、制漆、髹漆、雕刻和打磨等百余道工序手工完成,每道工序,都依赖时间的沉淀。
雕漆制品造型古朴、纹饰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体现着匠人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
在图案上,常见有松树、灵芝、仙桃、鹿鹤、祥云以及八宝、八卦纹等,以取长生不老、如意吉祥之意;或以松竹梅的枝干蟠成“福”“禄”“寿”等吉祥文字,与其它装饰纹样组合成图案。清朝时期,还会在满刻锦纹的漆地上加刻诗文词句,或以诗写景,或以景配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此外,以神话故事和具有宗教意味的题材为装饰的雕漆作品也较常见,如八仙人物等。
参考资料:(1)雕漆:捉刀代笔 惊世剔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