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城市骑行

好看Daily
一双铁腿、两袖晚风,城市骑行的热度,超乎许多人的想象。究竟是什么魅力,让自行车又一次成为休闲方式的新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有人戏称,城市骑行是年轻人“磨练铁腚的没苦硬吃”。其实除了要点体力,作为休闲的骑行可真算得上老少咸宜。无论是北京中轴线还是边陲小城里,可以几万一辆,也可扫码提车,不需要你是健身达人、也没太多技术门槛,既可以三五成群,更可以“i”人独行。低门槛、小成本、灵活性、社交性,让城市骑行成为健身休闲的“六边形战士”。
中国的骑行文化历经起落沉浮。1956年,一款28寸的“永久”下线,新中国有了自主设计生产自行车的能力。从“凤凰”到“飞鸽”,自行车不仅曾是几代国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更串联起父辈们眼中的流动中国。再后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逐渐增多,立交桥、快速路和不断被蚕食的自行车道,也曾让“时速20公里看世界”的空间越来越小。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铁壳子坐久了、宽马路塞车了,移步换景、随心停车,笃悠悠徜徉于风光之间的自行车文化,又一次在年轻人中得以重焕光彩。而这一次,“骑车是否方便”与观光经济、城市更新巧妙勾连,成为不少地方交通升级、景观设计的重要考虑。在浙江淳安,210公里的自行车赛道,既是亚运会的“最美赛道”,又是市民休闲的理想去处。在福建厦门,有快速公交接驳的云顶路自行车专用道坐落高架桥上,骑着两轮车漫步云端潇洒又浪漫。可见在不少地方,骑行友好已经成为文旅宣传的新名片。
参考资料:(1)让城市夜里堵车的City Ride,为啥令人着迷?——人民日报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流浪猫“考上编制”
1070
48317 已阅读
不吃早餐的坏处
6221
2337 已阅读
滑雪安全指南
3091
38109 已阅读
豪车竟然会漏水?
7796
74201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