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前世今生”

好看
剪纸艺术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此后便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通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衍生出不同的制作方法和门派。
中国剪纸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剪纸艺术是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当时,人们利用各种薄片材料、通过雕、镂、剔、刻、剪等多种镂空雕刻技法,在诸如金箔、皮革、绢帛、树叶等材料上剪刻纹样,制成各种工艺品,这便是早期剪纸艺术。
汉代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应该是纸张的出现才正式开始的。剪纸的主要制作材料就是纸,而汉代时期纸张的出现,这就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那时候的纸张易腐烂,所以人们不会珍藏起来,坏了还能重新再剪。
唐代时期: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彭衙行》诗中有“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这就促使剪纸艺术开始进入大发展。从出土文物可以看出,那时的剪纸技艺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剪纸画面构图完整,细腻精致。此外,唐代时期,人们还利用剪纸做印花板,将厚纸雕刻制作漏版印花板,然后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打造出美丽的图案。
宋代时期:宋代人利用剪纸作陶瓷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精美;民间借鉴剪纸形式,用动物皮制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而宋代出现的刮浆印花,其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行业艺人。据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此时杭州的小经济多达上百种。其中就专门有剪镞花样者,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剪纸技艺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剪纸工艺应用就更加广泛了,例如民间彩灯的花饰,扇面的纹饰,刺绣的花样等,均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经过加工而成的。而那时,民间更多的人是将剪纸作为一种家居装饰物,比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
近现代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剪纸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新剪纸,开拓了剪纸创作的道路,也丰富了中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形式和内容。在新剪纸的创作中除了表现各行各业新气象的剪纸外,儿童、体育、杂技、歌舞等也成为剪纸最常见的题材。剪纸的装饰框画大量使用已成为现代家庭装饰的一个有机部分。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每日一花:铁皮石斛
3957
82606 已阅读
终于明白晴川的选择
1865
18198 已阅读
骨相美才是真高级
9616
58300 已阅读
章若楠的秋冬最爱是它
5045
54976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