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出来的瑰金梦境

好看Daily
区别于唐瓷的饱满融通,宋瓷的简净拙致,元青花的明秀清灵......工细殊绝、琦绚宏丽的清代广彩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称得上是一页意蕴丰沛的华章。伴随清代的盛极与衰落,广彩也宛如一盏瑰丽色梦境,被徐徐编织而起,又匆匆而破。
广彩,顾名思义,是广东广州地区的一种彩色瓷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亦称“广东彩瓷”“广州织金彩瓷”,采用传统低温釉上彩工艺,用各种彩料在业已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图案,然后二次入窑,将彩料低温固化,使其织着于釉面之上,形成彩瓷。白瓷胎底源于江西景德镇,彩绘和烧彩作成于广州,这种形式的加工方式为适应外销而生。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中国瓷器在世界畅销,广彩瓷出口量亦不断扩大。广彩分为艺术瓷和日用瓷两大类,艺术瓷的彩绘技法以国画画法为主,内容多为人物花卉,亦或西方油画的风景、人物和故事。日用瓷包括碗、碟、壶、皿等,色彩粗粝,豪放,富有民间风味。
出口的广彩瓷,曾被欧洲皇室热捧,贵族们在宴会上常用它来装置果酒。来自遥远东方的“宾治酒碗”(宾治,鸡尾酒的一种)在水晶吊灯的映照下更加明丽夺目,达官贵人们,觥筹交错中,迎来送往。
晚清至民国中后期,由于社会动荡,广彩生产由广州转向香港、澳门等地,广彩市场也逐渐没落,直到1956年广州织金彩瓷工艺厂成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广彩业取得了一定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外贸市场萎缩,加上内销市场恶性竞争等因素,广彩行业遭遇严重打击,并日益衰微。 参考资料:(1)“织”出来的瑰金梦境——岭南文化艺术馆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四川的绝美秘境
2476
24830 已阅读
喝茶的最佳时间
6408
35763 已阅读
敖瑞鹏:内娱打工战神
7539
10130 已阅读
健康饮茶
2881
30970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