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欧洲人痴迷的瓷器

好看
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亦称“广东彩”、“广州织金彩瓷”。指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而烧制而成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广彩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犹如万缕金丝织白玉,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广彩”始于清代康熙晚期,在三彩、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各种彩瓷艺术的影响下脱颖而出,盛于乾隆、嘉庆,流传至今。“广彩”瓷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广东作为对外贸易港口所具有的条件,广彩远销西欧,得到各国皇家、贵族等上层人士的赏识,成为必备的装饰与日常用瓷。产品常见于西欧皇家宫殿与博物馆,造型、纹饰多以西方所需的定式制作,具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艺术色彩。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外国商船随之增多,外国人重华瓷,在广州汀货或来样加工,因而促进了广彩瓷器的生产和发展。康熙中晚期至雍正早期,是广彩的初创阶段。师傅、颜料、素瓷都来自景德镇,依景德镇彩瓷纹样或来样加工,广彩的特色不太明显,国内流传下来的实物很少,即使见到了也不以为是广彩。雍正广彩山水人物纹盘为该时期的精品之—。
约在乾隆、嘉庆时期,广彩瓷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得到社会上的承认,“广窑仿洋瓷烧者,甚绚彩华丽”的基本特征已有记载,采用西洋红、鹤春色、茄色、粉绿等,使广彩瓷像换新装一样,多姿多彩。在画面上除参考传统绘画外,仿造西洋画法或按来样加工已逐渐成为广彩特有的制作风格。
清道光至光绪时期,广彩达到了成熟阶段,它既吸收了传统工艺,亦吸收欧美的艺术精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特点是绚彩华丽、金碧辉煌、构图丰满、繁而不乱。颜料从初期的几种增加到十几种,花式设计从零碎、分散、独立的纹样组合,逐渐完整起来,如“织金人物羽毛”、“散花花雀”等构图的批量或整套生产。
清末至民国初年,广彩瓷器由于知识界和画家的参与,使之创新并出现一批新彩绘组织,如《广东博物商会》、《羊城、芳村、化观瓷画室》等铭款。20世纪90年代,新彩瓷工艺得到广泛使用,国营、集体、私营、合资、外资等各种体制的广彩厂建立,彩瓷事业空前繁荣,市场既外销也内销。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娜扎唯一一次骑马戏
4947
72858 已阅读
谢娜圈内的四位好闺蜜
9742
4190 已阅读
看到他终于理解谢娜了
3990
19198 已阅读
勒是雾都
3789
18570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