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釉里的美人醉!
好看
豇豆红釉是清代颜色釉中的大名品,是康熙晚期景德镇新创的一种红釉品种,又有美人醉(霁)、桃花片、娃娃脸等称谓。
豇豆红不同于其他清三代单色釉瓷器的地方在于,它的红色可谓千变万化,红中透绿。民国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称:“豇豆红之所以可贵者,莹润无比,居若鲜若黯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这种绿色是因为红釉因氧化而产生绿色窑变,营造出内绿外红景象。
奇妙的是,这种变化万千的色彩,每一种都好看,有藏友喜欢那种正红色的“大红袍”,但也有人喜欢红中透着粉嫩的苹果绿,这或许才是收藏的妙趣所在。
豇豆红,其实有一个更动感的名字“吹红”。《陶说》记载吹红的操作方法:截一长七寸口径一寸竹筒,一头蒙上细纱,沾着釉水吹到坯上。
豇豆红面紧緻明亮,呈色或如美人面般鲜媚、或大红袍般幽静、或娃娃脸般明艳、或桃花片般淡雅,人们将这种釉色充分诗意化,用春水、朝霞、桃花、绿苔来形容。因此,豇豆红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红,象征着神秘远东的美丽富饶与优雅精致,并成为了中国陶瓷中独有的艺术风尚。
从十九世纪开始,豇豆红就受到了西方人的垂青,它在西方被称为“桃花釉 - Peachbloom”,所有西方主流中国瓷器收藏都以豇豆红器为不可或缺之品。上世纪七十年代,豇豆红已然是风靡全世界的中国御瓷名品,向来不重视清代瓷器收藏的日本藏家也将其视为珍宝,称其为桃花面的传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