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也会“长个”?
好看
地球上的山峰可以无限制地长高吗?如果不能,它的极限是多少?这是个有趣的问题。要想知道答案,我们首先要从山峰的形成开始谈起。地球上的山峰主要由造山运动和火山运动形成。与此同时,河流、冰川和大气流动会持续不断以侵蚀山峰,削低它的高度;一些地质原因比如地震等也会造成山体的坍塌。
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中,已知较高的山峰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它就是火星上的奥林巴斯山。这座占地面积相当于法国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巨型火山是地球珠峰的两倍多,可以说一览众山小了。
奥林巴斯山是典型的盾型火山,它是由地下火山熔岩流喷射出地表向四周流淌后冷却,一点点堆积而成。其特点是坡度平缓,占地面积大,像一个扣在地上的盘子或盾牌。奥林巴斯山的侧面坡度主要是由其熔岩性质决定的,它在相当长时间内连续溢出比较稀的岩浆,岩浆在冷却之前可以流淌到很远的地方,这便使得火山拥有非常广阔的面积,也为其创造新高度打下了基础。在地球表面不乏奥林巴斯这样的盾型火山,夏威夷岛的冒纳罗亚火山、莫纳罗亚火山、堪察加半岛的火山群等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由于活跃的地壳板块运动,地球上绝大多数的高山都是由板块之间的拉扯、碰撞、挤压而形成的,这被统称为造山运动。当两个板块相互推挤时,由于密度较低的大陆地壳“漂浮”在致密的地幔之上,它更容易因受到挤压而被迫向上隆起产生褶皱,从而形成丘陵、山脉或高原,山的高低由板块推挤的强度的持续的时间决定,同时也受制于其下方地壳的厚度。当推挤的强度足够大、时间足够长时,岩层可以发生对称或不对称折叠,从而形成巍峨的高山,巴尔干半岛东部的山脉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地壳断层相互错动时,一侧的断层的岩石会受到推挤而升高从而形成山,这种山在地质上被称为地垒;下落的一侧则成为裂谷,地质上称为地堑,东非大裂谷就是因此而形成的。
包括珠穆朗玛峰和喜马拉雅山脉在内,整个青藏高原都是在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下,经过数千万年的不断抬升形成的。遭遇到欧亚板块的阻拦,印度板块向下插入到了亚洲板块的下方,并与其叠合在一起继续向北推进,这不仅将亚洲板块南部边缘的海底部分“铲”起并抬高,同时还推挤亚洲板块使其抬升并产生褶皱,这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产生的原因。
珠峰现在每年还在长高,并且有向北偏移的迹象,说明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还在进行。那么,珠峰到底会长到多高?它的高度有极限吗?我们不能确定珠穆朗玛峰最后到底能长到多高,一万米?两万米?或者到9000米就打住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它不可能无限制地向上生长,因为珠峰的底下的地壳并不牢固。
珠穆朗玛峰还在继续抬升,它最终能长到多高依然是一个谜。从地球物理的角度分析,珠峰的高度受到其下方地壳强度的限制,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喜马拉雅山脉的重力会导致下方的印度板块发生断裂,从而改变印度板块的运动方式,由平插转为俯冲。在失去“双板块”的支撑后,届时珠峰不仅不会升高,还可能因板块运动变化而发生下沉。当然,这都是很久远以后的事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