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故宫如何防火

好看
故宫,这座始建于1420年的宏伟建筑群,作为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宫殿,其防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防火、防雷、防震三大方面。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故宫是如何抵御火灾,保持其雄伟身姿的呢?
防火,无疑是故宫防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建成至北平解放,故宫已历经60余次火灾的洗礼,其中五次大火尤为惨烈。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故宫刚建成不久,就因雷击引发大火,三大殿化为灰烬;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故宫再次遭遇雷击,包括三大殿在内的多座建筑被焚毁;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一场原因不明的大火席卷紫禁城,包括三大殿和后三宫在内的主要建筑均被烧毁;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撤离前焚毁了武英殿等多座建筑;1923年,建福宫因太监操作失误引发漏电,导致大火。
清朝入关以后,从康熙皇帝开始就在故宫内设立防火班,成员多达二百余人,他们遵循“冬凿冰、夏注水、春除草、秋清叶”的十二字口诀,进行日常的防火工作。冬凿冰以防冬日无水可取,夏注水则是往故宫内的大缸中储水以备灭火之用。春秋两季,防火班会及时清理草木落叶等可燃物,消除火灾隐患。此外,清朝还配置了云梯、火钩、激桶等多种防火工具,其中激桶的扬程可达20米,堪称当时的消防神器。雍正皇帝更是在故宫内设置了多重防火墙,将木墙改造为砖石防火墙,有效阻止了火灾的蔓延。
建国之后,故宫的防火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首先,故宫管理人员对故宫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将所有易燃文物进行保护或入库保存,同时清理了室外的可燃隐患。更为细致的是,工作人员还揭开故宫所有瓦片,清理了瓦片中的可燃物,并封上了瓦片缝隙,防止草籽进入。这一系列的“大扫除”工作,为故宫的防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970年,故宫内进驻了一支消防中队,专门负责故宫的消防工作。消防战士们每天对故宫进行巡查,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他们不仅要熟悉游客可以参观的区域,还要了解封闭未开放的区域,确保在2-3分钟内赶到火灾现场。
随着科技的发展,故宫的防火硬件设施也日益完善。目前,故宫博物院配备了先进的防火监控系统,包含五个中控室、65面大屏幕、3300个高清摄像头以及数千个智能感烟点式探测器和吸气式火灾探测器。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故宫内的火情,确保消防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并前往处理。考虑到珍稀文物可能会被水枪损伤,故宫内还配备了高端的气体灭火装置。
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故宫还采取了严格的防火规定。故宫内全面禁烟,禁止使用明火。餐厅和消防中队使用的都是电热锅等无明火设备。在维修殿宇时,电力设备不允许在殿宇内使用,且必须用金属围挡以防止形成火源。 软硬件兼顾,面面俱到的防火措施,让故宫自建国以来,远离了火灾的威胁。 参考资料:(1)满满的安全感!看古今智慧如何给故宫打造防灾“超强铠甲”?——科普中国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清水拖地等于白拖?
45
86483 已阅读
每日一花:家天竺葵
4751
43769 已阅读
小户型客厅如何设计
3546
1401 已阅读
新中式如何装出高级感
9620
10859 已阅读